水撼保沙终低头——1999年保沙乡抗洪纪实 |
|
|
|
翻开芜湖县抗洪抢险的史料,回望那一幕幕令人肃然起敬、让人荡气回肠的镜头,人们不会忘记二十世纪最后一年里保沙乡人民抗洪抢险的壮举。 保沙乡,地处青弋江中游。东面和县城湾沚镇隔江相望,西面与南陵县紧密相连。保沙为一乡两圩:白沙圩15.5平方公里,人口1.2万余人,圩堤高度为15.3米,全长42华里。保太圩11.5平方公里,人口0.87万人,圩堤高度为15.5米,全长38华里。两圩由保沙大桥相连接。 这一年,入梅不久,老天就开始变脸,整日乌云翻滚,电闪雷鸣,阴风呼啸,大雨倾盆。恶劣天气让汛期一步就跨进使人吃紧和窒息的地步。尤其6月的最后几天,雨量集中得惊人:6月27日降雨97毫米,28日降雨108毫米,29日降雨112毫米,30日降雨126毫米。 6月27日,河水已达到警戒水位,此时,保沙乡党委和政府紧急召开第三次防汛会议。6月28日,河水升到13.7米,达到危险水位。保沙乡两圩都进入防汛的临战状态,乡政府全体干群带领民工守在各自的阵地上。6月29日,陈村水库开始泄洪,河水猛升到14.2米。保沙乡两圩圩堤明显吃紧。水情就是命令!不容迟疑,近5千干群和民工在一夜间使80华里的圩堤增高1.2米。6月30日,皖南山区山洪暴发,倾泻而下,正与陈村水库泄洪的水合为一流,一路翻腾、咆哮,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垮了普照寺,越过高桥头,沿保沙两圩河床狂奔而来,沧海横流,惊涛骇浪,狰狞地向保沙乡两圩示威。 此时、此刻、此地、此情,两圩圩内已无法排涝,只得停机。雨水“哗哗”,白茫茫一片汪洋大海;圩外,洪水翻腾,一片片障雾笼罩着惊涛骇浪,保沙两圩80华里的圩堤像一条羊肠小道渺小无助地横卧在滔滔洪水之中,摇摇欲坠。保沙乡这块土地像一叶扁舟在汪洋中飘荡。 风还在吼,雨还在下,水还在涨,保沙乡现在是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城池”,太危险了! 屋漏偏逢连夜雨,破船又遇顶头风。正在这紧急关头,两圩共12处险埂要段相继告急:胡湾新庄渡口出现渗漏;太马上湾自然村圩堤出现渗漏和较严重滑坡;胡湾茅渡自然村野鱼塘处塌方长达180米,圩堤有下沉移位的迹象;夫子阕自然村窑厂处塌方长达148米,渗漏流量相当于两台1.5千瓦电机排水的流量,此处是保沙乡的要塞,乡政府的所在地;铁桥梅滩出现险情…… 这12处险情,任何一处如不及时排除都有可能溃堤,一旦溃堤,后果都将不堪设想。 险情就是命令!时任保沙乡党委书记洪至明、乡长俞宏海等党政“一班人”,临危不乱,不仅决策果断,措施得力,而且指挥调度得当,险埂要段都有党政领导带重兵把守,整个防线警钟长鸣,抗洪抢险大军严阵以待,一旦出现险情,大家蜂拥而上,都按预先分工,各司其职,各点各段,相互配合,相互支持,整个抢险过程井然有序。 有人记录下东南窑厂出现漏洞的前后经过: “6月30日下午4时,雨还在不停地下着。巡埂人员不敢懈怠,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坚持在堤上不停地巡查。这时,位于东南窑厂处突然出现1.5平米左右的漏洞,洪水从漏洞喷涌而出。领导和民工立即围了上来,但没人敢下水。有人提议用编织袋装土把洞口堵起来,可是一连投入58只装满泥土的编织袋都被洪水喷出,洞口在不断增大。一会儿,整个窑厂已是一片汪洋,水深达1.2米,接着洪水漫过窑厂,直接向皖赣铁路和湾石公路冲去,情况万分紧急。” “在场的指挥员和民工异口同声,决不让大堤在这儿溃破,人在大堤在!喊声惊天动地。” “喊声未落,共产党员何来生第一个奋不顾身跳入水中,用手中的编织袋拼命地抵压喷涌出来的水柱。在场的人都感动的落泪,他可是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啊!何来生的行动是一个无声的命令,接着宗邦发、宦玉清、朱宏旗、朱宏权等60位民工相继跳入水中,大家手挽着手站在洞口,用自已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,指挥员立即组织260多位民工挖土、装袋、搬运,一个个编织袋被顺利地压入洞口,漏洞在渐渐缩水,最后终于停止喷涌,险情排除了!” “此时已是夜里10点,雨还在不停地下……” 就像东南窑厂漏洞抢险一样,每当遇到险情都是干群合力,众志成城,不管白天黑夜,冒雨激战,在塌方最险恶的地段,抢险敢死队冲进洪水,潜入水底,降洪魔,堵漏洞,当防汛器材紧缺的时候,不等动员,不等令下,民工们便自发地筹集木桩、编织袋、草袋、芦席等防汛物资。增高圩堤取土困难时,老百姓主动提出毁掉自家的竹园、晒场供其取土,舍小家保大家。在防汛最关键的时候,全乡组织了5000多人的抗洪大军,他们中有干部、工人、教师、医生、科技人员,有老人,有学生,年龄最大的四个人都已68岁。他们手磨起了血泡,肩膀红肿起来,腰扭了,腿跌破了,可没有一个叫苦叫累。张坝抢险中,2400多名抗洪大军连续奋战96个小时,没有一个离开大堤,个个情系大堤,情系家园。 正是这样一支防汛抗洪大军,凶猛的洪水终于退却了。 事后有人把1999年大水和1931年、1954年两次大水相比,前两次大水都使保沙乡百姓流离失所,而1999年,不论是洪水流量,还是汛期长短,都不在前两次洪水之下,却能安然渡汛,得出的结论是:主要是因为党和政府有力的领导,民众较高的觉悟,干群上下团结一致。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,但是经验和教训应该记取。 | |
上一篇:没有新闻了 | 下一篇:电波传遍千万家 共谱鸠兹抗天歌——广播电视人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 | |